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延性耗竭理论认为,高温疲劳和蠕变产生的材料流动可以用粘性流进行描述,失效判据为材料动粘性等于材料韧性,∑υd=Tm.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疲劳蠕变寿命预测方法,认为只有拉伸应力引起的塑性变形或蠕变变形才构成延性耗竭,并提出以拉伸应力达到(σmax-√σmaxσα)作为开始塑性变形的条件.该方法适用于应力控制模式,且能综合反映应力比、加载速率、拉伸保载时间和平均应变速率的影响.用该方法对1.25Cr0.5Mo钢540℃应力控制下的疲劳区、蠕变区及疲劳蠕变交互作用区的寿命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精度明显优于频率修正法及应变能频率修正法.
推荐文章
基于微观孔洞型损伤的疲劳蠕变寿命预测方法
材料损伤
微观孔洞
疲劳蠕变
寿命预测
蠕变/疲劳共同作用下寿命估算方法
蠕变/疲劳交互作用
保载时间
寿命估算
疲劳/蠕变寿命比
蠕变持久寿命幂函数预测方法
蠕变
寿命
幂函数
导数最小二乘法
导数预测
导数外推
基于大变形蠕变分析的持久寿命预测方法
持久寿命预测
蠕变本构
TC11钛合金
缺口试件
有限元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延性耗竭理论的疲劳蠕变寿命预测方法
来源期刊 金属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疲劳 蠕变 延性 应力控制 高温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5-420
页数 6页 分类号 O346.2|TG142.33
字数 24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12-1961.2006.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凌 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 107 1457 23.0 35.0
2 范志超 17 267 9.0 16.0
6 陈学东 22 567 13.0 22.0
7 蒋家羚 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 81 939 19.0 2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113)
二级引证文献  (224)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2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4(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5(3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6(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17(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8(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9(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疲劳
蠕变
延性
应力控制
高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金属学报
月刊
0412-1961
21-1139/TG
大16开
沈阳文化路72号
2-361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5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7470
相关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Anhui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ahinfo.gov.cn/zrkxjj/index.htm
项目类型: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