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Ba(CH3COO)2、Ti(OC4H9)4和AgNO3为基本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Ag纳米BaTiO3粉末,研究了溶胶的pH值、微粉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和掺Ag+量对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其结构、形貌和抑菌性能. XRD、SEM和粒度分析等测试方法对粉末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溶胶pH值约为3.5,800 ℃烧结2 h是最佳制备条件. 所得掺杂Ag纳米BaTiO3粉末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分散性,仍能保持BaTiO3的立方晶系钙钛矿型结构. 其粒径分布在40~100 nm范围内,平均粒径为65 nm. 采用杯碟法对其抑菌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单孢菌均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0、19.5和15.7 mm,.
推荐文章
水热法制备钕掺杂BaTiO3粉体及其介电性能研究
水热法
钛酸钡
氯化钕
介电性能
掺杂
稀土掺杂对BaTiO3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钛酸钡(BaTiO3)
稀土元素
电阻率
介电性能
表面改性纳米BaTiO3杂化聚酰亚胺薄膜的合成及其热性能
聚酰亚胺
纳米BaTiO3粒子
表面改性
原位聚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掺杂Ag纳米BaTiO3抑菌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溶胶-凝胶 掺杂Ag BaTiO3 抑菌性能
年,卷(期) 2006,(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5-1139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14
字数 20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18.2006.10.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甘树才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33 440 12.0 19.0
2 孟健 44 451 10.0 20.0
5 吴旭明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1 1 1.0 1.0
6 田晓乐 1 1 1.0 1.0
7 谢敏敏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溶胶-凝胶
掺杂Ag
BaTiO3
抑菌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