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不同时期脾组织中肥大细胞(Mast Cell,MC)的变化.方法 日本血吸虫尾蚴经腹部皮肤人工感染,小鼠以(20±1)条尾蚴/只,感染后分别于60 d,75 d和90 d取脾脏组织,组织病理学检测.常规石蜡包埋,分别用HE和甲苯胺兰染色观察.另设未感染正常鼠为对照组.结果 小鼠病变组织中的MC形态多为多角形、圆形、卵圆形、不规则星形或梭形;小鼠在感染60 d后病变脾组织中肥大细胞出现率为75%;感染75 d后为100%;而感染90 d后均为阴性,在病变脾组织中未见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出现率为1~25个(+),而在正常对照组小鼠脾组织中巨噬细胞出现率为25~50个(2+).结论 血吸虫病小鼠晚期脾组织中肥大细胞强度并不明显,这种现象是否是机体对虫卵抗原的一种免疫学反应,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推荐文章
小鼠及大鼠原代肥大细胞表面唾液酸受体的表达
原代肥大细胞
唾液酸受体
流感病毒
免疫荧光
成年猪结肠肥大细胞的分布
肥大细胞
结肠
异质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日本血吸虫感染后小鼠脾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变化
来源期刊 江西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吸虫 肥大细胞 小鼠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4-16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32.21
字数 16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294.2006.04.05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刚 南昌大学医学院医学遗传与生物学教研室 12 50 4.0 6.0
2 唐珉 南昌大学医学院医学遗传与生物学教研室 6 34 4.0 5.0
3 匡渤海 南昌大学医学院医学遗传与生物学教研室 17 61 5.0 7.0
4 李玲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 21 39 4.0 5.0
5 宫京闽 南昌大学医学院医学遗传与生物学教研室 2 1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吸虫
肥大细胞
小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2095-4727
36-1323/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南京东路235号南昌大学期刊社
44-12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5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43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