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儿黄散逆转宫颈上皮内瘤变、阻断宫颈浸润癌发生途径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二甲基苯蒽(DMBA)诱发小鼠宫颈上皮内瘤变动物模型,局部给药5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造模小鼠宫颈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结果:中药治疗组小鼠宫颈组织PC-NA、EGFR和bcl-2阳性表达数量减少,程度减轻,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黄散通过对PCNA、EGFR和bcl-2的调控,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使宫颈癌前病变细胞向良性转化,从而阻断宫颈浸润癌的发生.
推荐文章
p53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免疫组化
p53蛋白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和治疗
宫颈上皮内瘤变
诊断
治疗
ZNF21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ZNF217
免疫组织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儿黄散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小鼠宫颈组织PCNA、EGFR和bcl-2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山东中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儿黄散 宫颈上皮内瘤变 增殖细胞核抗原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bcl-2 小鼠 实验研究
年,卷(期) 2006,(1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5-83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34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7-358X.2006.12.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效科 490 3369 24.0 35.0
2 韩凤娟 142 717 13.0 19.0
3 王秀霞 77 572 12.0 20.0
4 陈惠铮 21 124 7.0 10.0
5 姜醒 24 109 6.0 10.0
6 谭展望 5 2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儿黄散
宫颈上皮内瘤变
增殖细胞核抗原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bcl-2
小鼠
实验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中医杂志
月刊
0257-358X
37-1164/R
大16开
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山东中医药大学
24-04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497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