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胶质瘤病灶的血管造影表现与肿瘤新生微血管密度、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为预测介入化疗的疗效及探索新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59例外科治疗后颅内残余瘤体最小径大于3 cm的脑胶质瘤病人行DSA,对病灶染色情况进行分型,按Weidner法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并随访治疗恢复情况.结果非染色型胶质瘤病理构成以低级别胶质瘤为主,微血管密度为18.46±9.96,生存期43.1个月;羽状血管增生型以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为主,微血管密度为44.17±13.38,生存期24.7个月;斑片状浓染型以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为主,微血管密度为77.69±18.28,生存期14.9个月.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灶染色类型与血管密度、病理类型均可反映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并与胶质瘤病人的生存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胶质瘤病灶染色能较好地反映肿瘤的微血管增生情况与恶性程度,可作为胶质瘤介入化疗中评估病情和疗效的客观指标.
推荐文章
NEDD9表达变化与神经胶质瘤的恶性表型及不良预后的关系
神经元细胞表达发育下调基因9
神经胶质瘤
预后
胶质瘤细胞中端粒结合因子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关系的研究
神经胶质瘤
端粒
端粒,末端转移酶
肿瘤标记,生物学
胶质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胶质瘤
血管生成
病理生理学
胶质瘤及肿瘤微血管DCE-MRI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胶质瘤
肿瘤微血管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胶质瘤分级
抗血管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胶质瘤血管造影染色与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脑血管造影术 微血管密度 预后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6-19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0.264|R814.43
字数 15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122X.2006.05.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神经胶质瘤
脑血管造影术
微血管密度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月刊
1009-122X
44-1459/R
大16开
广州市流花路111号
46-217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1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135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