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维吾尔族民间药材驱虫斑鸠菊Vernania anthelmintica willd.果实抗肿瘤活性部位进行初步研究.方法:运用体外抗肿瘤生物活性跟踪的方法,采用人胃癌细胞(BGC-823)、人肝癌细胞(HepG-2)和黑色素瘤细胞株(B16、A375)对驱虫斑鸠菊氯仿、丙酮、乙醇、水提取部位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并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对活性部位进行初步分离,通过HPLC对不同提取部位进行分析.结果:经体外活性筛选显示氯仿、丙酮、乙醇提取部位对肿瘤细胞增殖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得到一个单体化合物,经结构分析为紫铆查尔酮;同时,通过对HPLC的色谱图分析显示各提取部位的色谱图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论:本研究可能对天然植物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推荐文章
维药驱虫斑鸠菊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
驱虫斑鸠菊
质量标准
紫铆素
总黄酮
驱虫斑鸠菊抗肿瘤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驱虫斑鸠菊
化学成分
肿瘤细胞
七种中草药提取物抗肿瘤活性部位的筛选研究初报
中草药
MTT法
筛选
抗肿瘤
活性部位
利用活性部位指纹图谱筛选驱虫斑鸠菊提取工艺
驱虫斑鸠菊
正交实验
HPLC指纹图谱
多指标实验
公式评分法
提取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驱虫斑鸠菊抗肿瘤活性部位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中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 溶剂法 高速逆流色谱 柱色谱 体外抗肿瘤
年,卷(期) 2006,(11)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科技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2,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
字数 21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4890.2006.1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立军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195 5003 43.0 59.0
2 尚靖 63 332 10.0 14.0
3 李红健 39 125 7.0 9.0
4 孙力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2 5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41)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驱虫斑鸠菊
溶剂法
高速逆流色谱
柱色谱
体外抗肿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中药
月刊
1673-4890
11-5442/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82-302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0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69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