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国家行政学院邓名奋撰文,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四项基本权力: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汉和任免权,这四项权力又可以进一步归结为议决权和监督权两大权力,因此监督权在人大权力结构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特别是考虑到目前人大议决权的行使由于种种原因还不能完全到位,监督权的加强就可以起到充分行使人大权力、展现人大意志的现实作用。因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通过的监督法。通过加强人大监督权力和监督职能进而提升人大的现实地位和作用就极具标本意义,它体现了我国人大制度改革完善以及民主政治发展的某种路径选择思路。
推荐文章
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关系探讨
人大监督
检察权
监督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国家权力机关
法律监督权
探析我国的人大监督制度
人大监督
原则
路径
从一起"两费"征收案看人大的监督作用
水保执法
'两费'征收
人大监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大监督”归位的渐进思路——监督法的制定出台,在人大的制度创新和权力细化、规范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来源期刊 青海人大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人大监督 权力结构 监督法 制度创新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监督权力 出台 细化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6
页数 2页 分类号 D6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大监督
权力结构
监督法
制度创新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监督权力
出台
细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海人大
双月刊
63-1057/D
西宁五一路16号
出版文献量(篇)
181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