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差式酚硫法并与酚硫法、蒽酮法、咔唑法一起比较测定五子衍宗颗粒剂中总多糖的含量;方法:先在酚硫法的基础上创立差示酚硫法,再与酚硫法、蒽酮法、咔唑法一并测定;结果:差式酚硫法的测定条件:样品可直接用未精制多糖水提液;反应在4.5h以内完成;测定波长λmax=490nm;线性范围在3.56μg~35.6μg;相关系数r=0.996;RSD=2.85%;回收率为99.9%.用差式酚硫法、酚硫法、蒽酮法、咔唑法分别测得五子衍宗颗粒剂中多糖为(13.1±0.458)%,(9.97±0.416)%,(10.3±0.422)%,(10.3±0.610)%,经t检验,四法测定五子衍宗颗粒剂中多糖含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差式酚硫法可用于中药制剂多糖的含量测定,多糖可直接采未精制样品,不必分离纯化,因此该法操作简捷、快速、精密度高.
推荐文章
指纹图谱结合一测多评法在五子衍宗丸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指纹图谱
一测多评法
五子衍宗丸
HPLC
相对校正因子
五子衍宗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五子衍宗丸
甜菜碱
TLC
五子衍宗丸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
五子衍宗丸
五味子醇甲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五子衍宗丸网络药理机制初探
五子衍宗丸
血中移行成分
结构鉴定
少弱精子症
网络药理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差式酚硫法的建立及对五子衍宗颗粒剂中多糖测定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医药导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差式酚硫法 酚硫法 五子衍宗颗粒剂 多糖 含量分析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27.2
字数 35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51X.2006.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贺福元 湖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146 1633 23.0 33.0
2 刘平安 湖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93 500 12.0 17.0
3 罗杰英 湖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80 1214 19.0 30.0
4 刘文龙 湖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71 518 13.0 20.0
5 邓凯文 28 486 13.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03)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6(2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7(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差式酚硫法
酚硫法
五子衍宗颗粒剂
多糖
含量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导报
半月刊
1672-951X
43-1446/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25号湖南省卫生厅
42-144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371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709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