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研究人腹水型卵巢癌的实验研究提供合适的动物模型.方法将2例伴有大量腹水的卵巢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移植于SCID鼠腹腔,原代移植瘤形成后进行鼠间传代,观察移植瘤的生长、转移及腹水形成情况,腹水细胞学涂片、计数,检测荷瘤鼠血和腹水中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的浓度,肿瘤组织及器官作病理学检查.结果成功建立3只原代人卵巢癌SCID鼠腹水型移植瘤模型,原代移植成功率为37.5%,自第4代后,移植瘤的传代成功率为100%,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移植瘤的成瘤潜伏期及荷瘤鼠的生存期均明显缩短(P<0.05),荷瘤鼠血和腹水中CA125的浓度升高,移植瘤仍保持原癌的病理形态特点.结论成功建立了人卵巢癌SCID鼠腹水型移植瘤模型,为研究人腹水型卵巢癌提供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推荐文章
人卵巢癌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腹腔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研究
卵巢肿瘤
疾病模型,动物
肿瘤,实验性
小鼠,SCID
人卵巢癌裸鼠移植实体瘤模型的建立
卵巢肿瘤
裸鼠
模型,动物
人卵巢癌组织移植裸鼠实体瘤肝脾转移癌模型的建立
卵巢肿瘤
裸鼠
肝脾转移
模型,动物
血管抑素基因转染联合化疗药物对人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血管抑素
抗血管生成治疗
基因治疗
化疗
卵巢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腹水型卵巢癌SCID鼠腹腔移植瘤的建立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腹水 疾病模型 动物 肿瘤移植 小鼠 SCID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4-1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7.31|R73-352|R-332
字数 23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492.2006.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柯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妇产科 36 215 8.0 12.0
2 凌斌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妇产科 83 347 8.0 13.0
4 周颖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妇产科 87 381 11.0 15.0
5 赵卫东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妇产科 81 413 11.0 15.0
6 姚凤球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妇产科 7 38 4.0 6.0
7 王群华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卵巢肿瘤
腹水
疾病模型
动物
肿瘤移植
小鼠
SCID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相关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Anhui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ahinfo.gov.cn/zrkxjj/index.htm
项目类型: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