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北林学院学报       
摘要:
围绕银白杨、白榆、新疆杨以及银榆杨(银白杨×白榆)这四个树种进行了远缘杂交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花粉蒙导与未成熟胚离体培养技术,克服了科间远缘杂交障碍,获得了银白杨×白榆杂种苗.此外,银白杨×银榆杨、银白杨×新疆杨都得到了种子.银白杨×新疆杨效果较好,银白杨×银榆杨试验所得的成熟种子比较少,只占所得种子总数的25%,且成熟种子的发芽率为66.7%.由于银白杨×银榆杨的杂种苗生长赢弱,没能存活下来.这表明银榆杨花粉可育,只是育性差.形态学标记和AFLP标记结果表明,银榆杨属于偏母本融合型的杂种.银榆杨雌雄同株,且有同花序现象,在早花性、叶背面无毛、侧枝细弱,从这些性状上看,白榆的基因在银榆杨中得到了表达.
推荐文章
银白杨与白榆杂交后代有性生殖能力的研究
有性生殖
花粉管畸形
银白杨
白榆
银白杨×白榆亲子核型分析
银白杨
白榆
核型分析
亲子关系
染色体消除
利用AFLP标记研究银白杨×白榆的亲子关系
科间杂种
银白杨
白榆
AFLP标记
亲子关系
干旱荒漠区银白杨树干液流动态
气象因子
干旱荒漠区
银白杨
树干液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银白杨与白榆远缘杂交的研究
来源期刊 西北林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银白杨 白榆 远缘杂交 胚离体培养形态学标记 AFLP标记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林木育种与培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5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461.2006.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崇富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银白杨
白榆
远缘杂交
胚离体培养形态学标记
AFLP标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林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1-7461
61-1202/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8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735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