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析了1995-2005年郑州市冬小麦叶、鞘、茎、穗不同生育期生的干物质比率和增长分配规律:冬前干物质增长分配率叶大于鞘,返青后叶的增长分配率一直下降.鞘开始时期增长分配率上升,到拔节期达到极大值,而后几乎与叶同步下降.茎产生后,增长分配率迅速上升,到抽穗时达到峰值以后转为下降.小麦抽穗之后,叶、鞘的增长分配率下降为负值,而叶、鞘是冬小麦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说明叶和鞘在抽穗后干物质停止增长,并开始向穗部输送,这时穗的干物质增长分配率迅速上升,在乳熟到成熟之间,穗的增长分配率大于1,穗的增重超过了全茎增重,这是叶、鞘干物质向穗部输送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茎虽仍增重,但其增重速度在前一段缓慢下降后转为急骤下降,乳熟时降为负值.
推荐文章
不同株型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对氮肥响应的动态分析
小麦
株型
施氮量
干物质
积累与分配
动态分析
高产小麦耗水特性及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
小麦
耗水特性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籽粒产量
甘薯南薯88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
甘薯
干物质
积累与分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郑州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增长分配规律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冬小麦 干物质 增长分配率
年,卷(期) 2006,(11)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
字数 27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774.2006.1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志红 13 110 7.0 10.0
2 黄跃青 21 133 6.0 11.0
3 马青荣 12 136 7.0 11.0
4 杨光仙 8 65 5.0 8.0
5 赵海青 10 144 8.0 10.0
6 崔智慧 13 70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冬小麦
干物质
增长分配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学学报
月刊
1007-7774
11-6016/S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
18-161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5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2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