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把混合发酵技术应用于两株南海红树内生真菌(菌株编号1924和3893)的培养, 结果产生了1个新的1-异喹啉酮类生物碱marinamide(A)和其甲酯(B). 通过完整的波谱数据(主要是二维核磁共振谱)解析其结构分别为4-(2-吡咯基)-1-异喹啉酮-3-甲酸(A)和4-(2-吡咯基)-1-异喹啉酮-3-甲酸甲酯(B). 在相同条件下, 通过单独培养这两株内生真菌未能得到marinamides. 实验结果表明, 混合发酵技术有可能成为寻找新颖代谢产物的有效途径.
推荐文章
暗紫贝母产生物碱内生真菌的筛选及生物碱抑菌活性的测定
暗紫贝母
内生真菌
生物碱
鉴定
抑菌活性
禾草内生真菌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内生真菌
禾草
生物碱
Quinadoline C——海南海桑内生真菌的一种新生物碱
红树植物
海南海桑
内生真菌
曲霉菌
天然产物
新吲哚生物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株南海红树内生真菌混合发酵产生新生物碱marinamide和其甲酯
来源期刊 科学通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内生真菌 混合发酵 代谢产物 生物碱
年,卷(期) 2006,(7)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2-795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4
字数 36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023-074X.2006.07.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工系 64 319 10.0 15.0
2 林永成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196 2632 27.0 4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72)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生真菌
混合发酵
代谢产物
生物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通报
旬刊
0023-074X
11-1784/N
大16开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80-213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87
总下载数(次)
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