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在我国历史上,从古代的孔子、墨子、孟子,一直到近代以来的洪秀全、康有为等,对社会和谐都有过不少描述。在西方,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欧文,也对社会和谐有过美好的憧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也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在社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以强烈的使命感学好六中全会精神
来源期刊 思考与运用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六中全会精神 使命感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建设理论 空想社会主义者 社会和谐 人类历史
年,卷(期) 2006,(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2
页数 2页 分类号 F426.6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澍 重庆社会科学院党组 7 62 1.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六中全会精神
使命感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建设理论
空想社会主义者
社会和谐
人类历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思考与运用
双月刊
重庆市中山四路36号
出版文献量(篇)
186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