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主动脉缩窄(COA)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新方法.方法在全麻下完成操作,经12F输送鞘管将一主动脉带膜支架送至COA处,经双球囊扩张定位并置入.结合文献报道,对COA的类型、诊断、治疗及COA合并PDA的介入治疗进行讨论.结果 (1)经双球囊扩张及主动脉带膜支架置入后COA被解除,跨主动脉缩窄处收缩期压力阶差术前为90~96mm Hg(1mm Hg=0.133kPa),术后基本消失.(2)术前四肢血压分别为:右上肢165/110mm Hg、左上肢160/110mm Hg、右下肢未满意测出、左下肢55/35mm Hg;术后第3天四肢血压分别为:右上肢100/75mm Hg、左上肢105/80mm Hg、右下肢110/70mm Hg、左下肢115/75mm Hg.(3)随访3个月,患儿血压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性COA并PDA患者可用双球囊可扩张性主动脉带膜支架治疗,且安全、有效.
推荐文章
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的临床观察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封堵
随访
主动脉缩窄的影像学评价
主动脉缩窄
放射摄影术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动脉导管未闭,儿童
介入治疗
导管封堵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动脉缩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动脉导管未闭 经导管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0-301,30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2.52|R815
字数 29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06.04.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4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动脉缩窄
动脉导管未闭
经导管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