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芩胡颗粒的制备方法和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芩胡提取加工制成颗粒剂,并进行毒性试验.观察芩胡颗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退热效果.同时设立苦甘冲剂对照1组和西药对照2组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82.54%,总有效率92.06%;对照1组愈显率53.33%,总有效率80.00%;对照2组愈显率55.17%,总有效率75.86%,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1,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体温始降时间及体温复常时间分别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体温复常人数及体温复常率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 芩胡颗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且无毒副作用.
推荐文章
中药外敷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观察
中药
外敷
小儿外感发热
小儿退热散
芩胡不同部位水提液镇痛作用的研究
芩胡
威灵仙
水提液
镇痛
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价值研究
小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
小儿外感发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芩胡品种选育与开发——芩胡颗粒的制备及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时珍国医国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芩胡颗粒 小儿外感发热 中医药疗法
年,卷(期) 2006,(9) 所属期刊栏目 制剂与炮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9-1630
页数 2页 分类号 TQ46
字数 30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805.2006.09.05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宜芳 8 29 3.0 5.0
2 郭晓华 12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5)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芩胡颗粒
小儿外感发热
中医药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时珍国医国药
月刊
1008-0805
42-1436/R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874号
38-16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95
总下载数(次)
43
总被引数(次)
2038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