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体外循环降温期不同的氧分压对二尖瓣置换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75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按体外循环降温末期动脉血氧分压数,分成低氧组、常氧组和高氧组,记录体外循环结束后第1、8、16小时多巴胺用量,术后麻醉清醒时间和呼吸机辅助时间,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和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体外循环术后第1小时内,常氧组多巴胺用量明显小于低氧组和高氧组(P<0.05),术后第8小时,常氧组多巴胺用量明显小于低氧组(P<0.05).术后麻醉清醒时间和呼吸机辅助时间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二尖瓣置换术体外循环降温期,常氧分压氧合有利于术后早期患者心功能恢复.
推荐文章
体外循环对瓣膜置换术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肠黏膜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乳酸
血糖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二尖瓣狭窄患者MOSAIC瓣膜置换术后短期临床疗效分析
生物假体
心脏瓣膜,人工
血流动力学
心室功能,左
Mosaic生物瓣
七氟烷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QT离散度的影响——附10例报告
七氟烷
缺血预处理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QT离散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体外循环降温期不同氧分压对二尖瓣膜置换患者术后的影响
来源期刊 江西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脏瓣置换 体外循环 氧分压 心功能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119,12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4.2
字数 21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294.2006.06.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凌华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 14 38 4.0 5.0
2 喻本桐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 48 130 6.0 9.0
3 陈干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 10 14 2.0 3.0
4 余翠莲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 6 12 2.0 3.0
5 饶长秀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 9 1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脏瓣置换
体外循环
氧分压
心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2095-4727
36-1323/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南京东路235号南昌大学期刊社
44-12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5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43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