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假关节形成对神经功能和颈部症状的影响.方法:对109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患者进行平均11.1年的随访,常规拍摄颈椎屈伸侧位X线片,判断是否有假关节出现.采用JOA 17分法对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定,观察术后患者的颈部症状并进行分级.对部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9例患者的假关节发生率为26.61%(29/109),单节段融合无假关节发生,而4节段融合的假关节发生率为36.36%.术后平均神经功能改善率为68.49%,颈部症状的发生率为35.78%.有假关节者与无假关节者比较,其神经功能改善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颈部症状发生率相近.结论:假关节形成是颈椎前路手术后的常见远期并发症,其发生率与融合节段的多少有关.假关节形成可对术后远期神经功能恢复造成影响,但与患者术后颈部症状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推荐文章
前路手术治疗外伤性陈旧性下颈椎脱位
下颈椎
陈旧性
脱位
手术治疗
三种颈椎前路融合术对双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颈椎病
脊柱融合术
椎间盘切除术
椎体次全切除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假关节形成对疗效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椎前路融合术 假关节 颈部症状 神经功能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颈椎疾患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81.5
字数 40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06X.2006.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党耕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187 3697 31.0 51.0
2 马庆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75 1088 15.0 29.0
3 曾岩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59 842 15.0 2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1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椎前路融合术
假关节
颈部症状
神经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月刊
1004-406X
11-3027/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中日友好医院内
82-457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200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