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人工唾液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全唾液pH值和缓冲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8例因鼻咽癌放疗并伴有口干症的患者为受试者,收集唾液时间为上午9点至11点.用改良人工唾液含漱1 min,收集基线时及含漱后2分钟静止性及刺激性全唾液,对含漱前后静止性唾液的pH值和含漱前后刺激性唾液的缓冲能力进行测定.结果:经改良人工唾液含漱后,患者静止性全唾液pH值较含漱前为高,经统计学检验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刺激性全唾液缓冲能力大于含漱前,经统计学检验其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改良人工唾液具有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全唾液pH值和缓冲能力的作用.
推荐文章
鼻咽癌放疗后唾液流率和pH值的变化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唾液流率
唾液pH值
鼻咽癌IMRT前后唾液腺功能变化及与受照剂量的关系
鼻咽癌
调强放射治疗
唾液腺
核素显像
放射剂量
鼻咽癌放疗对口腔和鼻腔pH值影响的分析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唾液
鼻腔
pH值
鼻咽癌放疗患者血清结合唾液酸含量的动态研究
脂结合唾液酸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良人工唾液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唾液pH值和缓冲能力的影响
来源期刊 口腔医学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人工唾液 pH值 缓冲能力 放疗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47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81.7
字数 29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651.2006.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伟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放射治疗科 50 175 8.0 10.0
2 李先明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放射治疗科 48 248 9.0 13.0
3 宋斌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中心 21 50 5.0 6.0
4 金艳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中心 7 25 3.0 4.0
5 陈善义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放射治疗科 13 111 7.0 10.0
6 梁晨曦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中心 7 47 5.0 6.0
7 于晓霞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中心 4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唾液
pH值
缓冲能力
放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口腔医学研究
月刊
1671-7651
42-1682/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珞瑜路237号
38-11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8
总下载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