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广州地区一季中晚稻的害虫主要是二化螟、三化螟、台湾稻螟和稻纵卷叶螟, 病害主要是稻曲病、颖枯病和纹枯病,病虫害发生规律与早晚稻相比基本相同.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可以有效控制一季中晚稻病虫害的危害,阿维菌素、锐劲特可以作为杀虫单的轮换药剂.
推荐文章
玉米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玉米病虫害
防治技术
发生规律
农业生产水平
综合防治策略
玉米大斑病
玉米红蜘蛛
灌浆成熟期
吉州区晚稻病虫害防治效益试验评估初报
水稻
病虫害
防治与不防治
产量
防治效益
新沂地区葡萄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病虫害
发生
防治
新沂市
江苏
凯里地区桃树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桃树
病虫害
发生
综合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州地区一季中晚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
来源期刊 广东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一季中晚稻 病虫害 发生规律 防治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123种植模式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2
页数 2页 分类号 S435.11
字数 22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74X.2006.05.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少川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77 926 17.0 27.0
2 朱小源 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8 567 15.0 22.0
3 李康活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37 438 12.0 20.0
4 曾列先 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7 352 11.0 18.0
5 杨健源 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4 276 8.0 16.0
6 陈深 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9 181 7.0 13.0
7 伍圣远 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4 36 2.0 4.0
8 李亦龙 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4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44)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一季中晚稻
病虫害
发生规律
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农业科学
月刊
1004-874X
44-1267/S
大16开
广州市五山广东省农科院内
46-43
196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242
总下载数(次)
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