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电化学现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了非水体系中苯并三唑(BTAH)在铜电极上的吸附及成膜行为,结果表明非水体系中BTAH的吸附行为随电位变化而不同.较负电位区间主要以中性分子形式吸附;中间电位区间主要以BTA-吸附并不可逆成膜;而在氧化电位区间主要表现为铜的氧化.随中性配体三苯基膦(pph3)的加入,在中间电位区间,由于易溶的Cu(pph3)+n的生成而使铜的溶解速度加快,最终该阳离子在溶液中和BTA-作用而生成了多核铜的配合物.采用直接电化学方法模拟电极表面过程合成了相应的吸附产物,并对其组成进行了相关表征.
推荐文章
苯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循环伏安法
铂电极
吸附
阳极氧化
反应机理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研究进展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针尖增强拉曼光谱
空间分辨率
灵敏度
纳米材料
综述
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
量子化学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电荷转移态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电化学
苯在铑电极上吸附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研究
铑电极
电化学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水体系中苯并三唑在铜电极上吸附的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电化学合成 苯并三唑 吸附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277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
字数 21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67-7351.2006.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顾仁敖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17 787 13.0 19.0
2 姚建林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66 378 9.0 15.0
3 袁亚仙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6 67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电化学合成
苯并三唑
吸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学报
月刊
0567-7351
31-1320/O6
大16开
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4-209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68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