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利用细乳液聚合技术设计并制备了不同有机硅含量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稳定乳液.通过细乳液共聚合反应在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主链上引入硅氧烷侧基,该基团水解后与羟基硅油缩合,引入聚硅氧烷接枝链.研究表明:(1)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MS)比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更适合在本体系中用作共聚有机硅单体;(2)聚合过程中,乳液稳定,凝聚物很少;(3)羟基硅油能较好地接枝到丙烯酸酯聚合物主链上,接枝率在50%左右;(4)有机硅的引入减少聚合物涂层的吸水率,表面的水接触角也明显增大,显示出较强的疏水特性.有机硅含量在10%(质量)时,聚合物涂层即可显示很好的憎水特性,随着有机硅含量进一步提高,憎水特性可进一步提高,聚合物涂膜吸水率可低至5%,水接触角可高达105°.
推荐文章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研究进展
有机硅
丙烯酸酯
改性
乳液聚合
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研究进展
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动力学研究
乙烯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动力学及成核机理分析
硅氧烷
丙烯酸酯乳液
聚合反应动力学
成核机理
有机硅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共聚乳液的研究
水性聚氨酯
有机硅-丙烯酸酯-聚氨酯共聚物
影响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细乳液聚合制备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及其性能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细乳液聚合 有机硅氧烷 水性涂料 聚丙烯酸酯 接触角 吸水率
年,卷(期) 2006,(1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81-298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316.33+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38-1157.2006.12.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英武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聚合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9 200 8.0 14.0
2 许华君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聚合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 34 1.0 1.0
3 李宝芳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聚合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4 282 11.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67)
二级引证文献  (95)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1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细乳液聚合
有机硅氧烷
水性涂料
聚丙烯酸酯
接触角
吸水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