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CPB)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取患儿围术期4个时段的标本,分别以凝固法、发色底物法等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抗凝血酶(AT)活性等凝血及抗凝功能指标.结果以上指标的检测可判断患儿血液肝素化后凝血功能的变化.结论各凝血指标特别是AT活性可作为CPB围术期抗凝效果的监测和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
推荐文章
10 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内直视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体外循环
先天性心脏病
婴幼儿
心脏直视术
体外循环变温水箱系统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监护中的应用
先天性心脏病
变温水箱系统
体外循环
应激反应
预后
鱼精蛋白不良反应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
鱼精蛋白
不良反应
体外循环
术后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围术期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检验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抗凝血酶 体外循环 凝血指标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27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1
字数 30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06.03.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静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实验诊断中心 154 968 14.0 25.0
2 沈立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实验诊断中心 102 463 11.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凝血酶
体外循环
凝血指标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检验医学
月刊
1673-8640
31-1915/R
大16开
上海市浦东新区洪山路528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2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0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