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人腹膜组织与子宫内膜组织共培养的离体实验模型,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粘附过程中相应的变化以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机理.方法:取前腹膜将其剪成5mm×5mm大,贴于预先包埋了鼠尾胶的24孔板中,取处理过的子宫内膜约15mg(湿重)滴在已经贴壁的腹膜组织上共培养.利用HE染色,免疫组化及扫描电镜进行观察,测定粘附情况.结果:(1)子宫内膜可以粘附在腹膜上,而且共培养1h就有粘附.增生期、分泌期的子宫内膜粘附率无差异;(2)粘附部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中既有内膜腺上皮也有内膜间质细胞;(3)多数粘附部位没有完整的腹膜间皮细胞层.结论:子宫内膜腺上皮及间质细胞都参与了早期粘附过程,粘附率与子宫内膜的周期无关,在位内膜的特性可能与粘附率有关.
推荐文章
着床过程中子宫与滋养层的相互作用
胚胎
子宫
着床
容受性
睾酮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蜕膜化过程中的作用
睾酮
子宫内膜
间质细胞
蜕膜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正常子宫内膜黏附过程的形态学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膜
共培养
透射电子显微镜
子宫内膜细胞生长和分化中基质-上皮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基质-上皮相互作用
组织重建
旁分泌
基因敲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子宫内膜与腹膜粘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妇产科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膜 子宫内膜 粘连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9-202,插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11.71
字数 43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7379.2006.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金芳 70 906 19.0 28.0
2 王文萍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妇产科 7 2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3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膜
子宫内膜
粘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妇产科进展
月刊
1004-7379
37-1211/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
24-104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1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0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