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大剂量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单独、或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及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2组,缬沙坦组(n=20)服用缬沙坦(valsartan)320 mg/d,联合组(n=20)服用盐酸贝拉普利(benazepril hydrochloride)20 mg/d联合缬沙坦160 mg/d,疗程6个月.观察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血压及血钾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6个月缬沙坦组24 h尿蛋白由治疗前(2.2±1.5)g/d降到(0.7±0.7)g/d(P<0.05),联合组由(2.4±1.2)g/d降到(0.7±1.1)g/d(P<0.05),比较两组降尿蛋白疗效虽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治疗有更好的降尿蛋白倾向.两组均能有效降低血压,联合组降舒张压优于缬沙坦组.干咳、血钾升高和血肌酐升高是导致中止治疗的主要原因.[结论]大剂量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单独或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慢性肾脏病安全,两者均可有效减少尿蛋白,联合治疗双重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叠加的减少尿蛋白及降血压倾向.
推荐文章
较高剂量的缬沙坦与贝那普利对IgA肾病的疗效对比
盐酸贝那普利
缬沙坦
IgA肾病
治疗
缬沙坦联合培垛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
贝那普利
缬沙坦
联合治疗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
贝那普利
缬沙坦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肾病
贝那普利
缬沙坦
临床观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剂量缬沙坦单独或联合贝拉普利对慢性肾病的疗效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慢性肾脏病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35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92
字数 30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2-3554.2006.03.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娄探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脏内科 125 910 14.0 24.0
2 马小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脏内科 17 89 6.0 8.0
3 游宇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脏内科 10 58 5.0 7.0
4 汤颖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脏内科 38 347 8.0 17.0
5 李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脏内科 36 167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慢性肾脏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双月刊
1672-3554
44-157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1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2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