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农民为主体,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即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搞成官员的“形象工程”;增进农民的福祉,不能搞成劳民伤财的“害民工程”;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事业真正的主力军。不能搞成专家学者的“明星工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需要有具体的组织形式来实现的,在这个方面,我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农村建设时有过许多经验和教训,其中最为重要的经验就是。要建设新农村,需要对农村的基层组织进行创新,以保证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这一点非常重要。
推荐文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教育培训探究
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
农民教育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内涵
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大有可为
气象
社会主义新农村
服务
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新农村建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新型农民组织
来源期刊 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导刊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型农民组织 经验借鉴
年,卷(期) 2006,(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3
页数 6页 分类号 F320.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建嵘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150 2746 28.0 5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型农民组织
经验借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
月刊
1671-3427
11-4728/F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45号兴发大厦
出版文献量(篇)
91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