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分析沉淀池内锍液滴的沉降机理,导出了渣中最大锍液滴直径的计算公式.根据闪速炉的实际生产条件,计算出渣中最大锍液滴直径的理论值为0.063 mm,并用矿相显微镜对沉淀池出口处的渣样进行了观察,渣中最大锍颗粒粒径为0.06 mm,两者结果一致.由此证明了沉降机理分析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渣中锍夹带损失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增大熔体中离散态分布的锍液滴直径是降低渣中铜夹带损失的重要措施;其次是升高渣温度有助于渣中锍的沉降;减小渣层厚度等措施对降低渣中铜夹带损失作用不大.
推荐文章
浅谈贵冶闪速炉沉淀池的管理
闪速炉
沉淀池
炉况
闪速炉沉淀池拱吊结合式炉顶的设计
闪速炉
拱吊结合炉顶
H形水冷梁
自动伸缩装置
弹簧
电石渣沉淀池的改进
电石渣
沉降
斜板沉淀池
改进方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闪速炉沉淀池渣中锍液滴沉降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闪速炉 沉淀池 锍液滴 沉降
年,卷(期) 2006,(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32-213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F8
字数 43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4-0609.2006.12.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红荣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24 70 5.0 7.0
2 梅炽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93 868 14.0 24.0
3 周萍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71 410 11.0 15.0
4 余建平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4 2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闪速炉
沉淀池
锍液滴
沉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月刊
1004-0609
43-1238/TG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中南大学内
42-218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48
总下载数(次)
5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