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冬小麦机械断根技术源于小麦高产的生产实践,是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重要配套技术,机械断根方式是影响小麦断根质量和断根效果的重要因素.根据小麦机械断根的农艺要求,设计了三种断根方式:锄铲断根、刀片断根、锄铲+刀片组合断根,对三种断根方式的断根效果和增产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正确设计小麦断根机械提供了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断根方式都有明显的断根效果和增产效果,断根率为25.8%~42.1%,与对照相比,小麦产量平均提高9.96%~11.41%.其中,锄铲+刀片组合断根工作稳定、不翻土、不损伤麦苗,单株断根率为42.1%,平均断根深度10.2 cm、变异系数小,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断根增产效果最显著,比对照提高11.41%.综合各项指标,小麦进行机械断根作业时的工作部件应选用锄铲+刀片组合方式配置.
推荐文章
冬小麦断根铲最佳结构参数试验
结构
机理
机械断根
小麦
旱作农田冬小麦水肥耦合增产效应
水肥
耦合效应
旱作农田
冬小麦
断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耐旱性的影响
断根
冬小麦
光合特性
耐旱性
小型小麦断根机的设计
小麦
断根机
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冬小麦增产技术中机械断根方式的研究
来源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断根方式 断根效果 增产效果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装备工程与机械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6
页数 4页 分类号 S224.1|S224.4
字数 41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6819.2006.04.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汝莘 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 75 968 16.0 27.0
2 余松烈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86 5857 42.0 76.0
3 吕钊钦 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 77 391 11.0 16.0
4 董庆裕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23 515 10.0 22.0
5 尹克容 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 3 1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断根方式
断根效果
增产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工程学报
半月刊
1002-6819
11-2047/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18-5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03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3950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