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远移上颌磨牙后(牙合)、颌面垂直关系的变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研究远移上颌磨牙的牙性Ⅱ类错(牙合)病例88例(女48例,男40例),比较矫治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中反映(牙合)、颌面垂直关系的5项观察指标,对有变化的垂直关系指标与可能机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88例患者矫治后前牙覆(牙合)明显减小(P<0.01),(牙合)平面角、下颌平面角及下前面高均有增加(P<0.05), 腭平面角改变无统计学意义.上下中切牙的唇倾度、上颌第一磨牙与髁突距离、上颌第一磨牙近颊尖与腭平面距离分别与上述4项指标呈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远移上颌磨牙会一定程度增加患者(牙合)、颌面垂直距离,尤其表现在前牙覆(牙合)明显减小.凡影响上下中切牙的唇倾度、上颌第一磨牙与髁突的距离、上颌第一磨牙近颊尖与腭平面距离的因素均可影响磨牙远移后患者的(牙合)、颌面垂直关系.
推荐文章
远移上颌磨牙对(牙合)及颌面垂直关系的影响
磨牙远移
Ⅱ类磨牙关系
垂直向关系
磨牙推进器远移上颌磨牙对面部软硬组织的影响
磨牙推进器
远移磨牙
安氏II类错牙合
两种方法远移上颌磨牙颅颌面硬软组织变化比较
磨牙远移
种植体支抗
钟摆矫治器
安氏Ⅱ类错(牙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远移上颌磨牙后颌面部垂直关系变化机制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远移上颌磨牙 垂直关系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9-3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83.5
字数 28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1634.2006.05.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段银钟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275 2072 21.0 26.0
2 韩春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8 84 5.0 8.0
3 霍娜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8 93 6.0 8.0
4 李石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7 65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远移上颌磨牙
垂直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月刊
1003-1634
42-1182/R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38-11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2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94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