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采用时空互代原理,结合数量分类(TWINSPAN)和排序(DCA)的方法,确定了子午岭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系列,并对该演替系列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功能群组成和枯落物、腐殖质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植物群落演替系列共划分为9个阶段,呈现草本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的演替过程.自然恢复演替以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林为演替顶极,而人工造林加快了演替进程,出现了从人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和人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开始的演替系列.植物群落的科、属、种在演替进程中均明显增加.在生活型功能群组成上,1年生植物在恢复早期比中后期所占的比例大,中后期以多年生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为主,多年生禾草和豆科固氮植物在整个演替系列中一直占有一定比例;各功能群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组成比例趋于稳定.群落枯落层和腐殖质层厚度随演替明显增长,二者组成比例因枯落物的性质不同在各群落类型间存在差别.通过综合分析物种组成、功能群组成、枯落层和腐殖质层厚度,反映出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推荐文章
黄土高原植物群落生态关系研究
黄土高原
生态关系
排序
分类
黄土高原子午岭群落演替特性研究
黄土高原
群落
植被特征
生物量
黄土高原子午岭柴松林群落组成及群落结构研究
柴松
群落类型
区系组成
群落结构
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典型树种叶片N、P再吸收特征
养分再吸收率
生态化学计量学
土壤养分
凋落叶
黄土高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高原子午岭植物群落演替系列分析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子午岭 演替系列 数量分类 排序 动态变化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6-714
页数 9页 分类号 Q948.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6.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孝安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17 2247 27.0 41.0
2 郭华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5 1214 20.0 32.0
3 范玮熠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7 302 7.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0)
共引文献  (572)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3)
同被引文献  (387)
二级引证文献  (76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8(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8)
  • 引证文献(17)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30)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09(3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0(3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1(63)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12(6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0)
2013(7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5)
2014(6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15(92)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81)
2016(7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70)
2017(1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3)
2018(9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5)
2019(9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4)
2020(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午岭
演替系列
数量分类
排序
动态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