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摘要:
采用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在水稻秸秆还田环境下不同施氮模式对土壤N素供应、氮肥利用率及其对水稻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改善了土壤的供氮能力,不论在背景氮较低的砂性土壤上还是在背景氮较高的粘性土壤上,稻草还田配施减量氮肥(N1、N3处理全年施氮量180 kg·hm-2,其中桃江主试验中N1处理早稻施氮80 kg·hm-2,60%为基肥,40%为分蘖肥施用;晚稻施氮105 kg·hm-2,50%为基肥,40%为分蘖肥,10%为穗肥施用;桃源氮替代试验中N1、N3处理早稻施氮81 kg·hm-2,晚稻施氮99 kg·hm-2,N1处理早、晚稻氮肥施用分配比例为基肥30%,分蘖肥30%,穗肥40%,N3处理早稻氮肥50%为基肥,50%为分蘖肥施用,晚稻氮肥50%为基肥,40%为分蘖肥,10%为穗肥施用)处理,相对于移走稻草+高量氮肥(N2处理其中桃江主试验早稻施氮量115 kg·hm-2,晚稻施氮量为150 kg·hm-2,分别以60%为基肥,40%为分蘖肥施用;桃源氮替代试验早稻施氮量为108 kg·hm-2,50%为基肥,50%为分蘖肥施用,晚稻施氮量为132 kg·hm-2,50%为基肥,40%为分蘖肥,10%为穗肥施用)处理之间稻田系统生产力无显著差异,但每年节约60~80 kg纯氮化肥的投入,提高了其边际成本报酬率.分次施氮的效果表明,稻草还田下等量氮肥不同施氮模式(N1、N3)处理之间,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水稻吸氮高峰集中在分蘖旗至孕穗期,N1模式减少了基肥施氮量,防止了因作物未能及时吸收导致的土壤速效氮的损失,而适当增加作物后期施氮量又能有效缓减作物后期生长大量吸氮的要求与微生物分解稻草固持矿质氮之间的矛盾,改善了土壤的供氮状况,其效果最优.因此,在全年稻草还田量为7 500 kg·hm-2的红壤稻田系统,根据投入氮肥的边际收益,全年适宜配施氮量为180 kg·hm-2,且各时期施氮量优化比例为基肥30%、分蘖肥30%、穗肥40%.
推荐文章
不同氮肥配施方法下稻草还田短期效应研究
稻草还田
N肥配施方法
水稻生长
土壤N、P养分
稻草覆盖还田对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水稻
稻草覆盖还田
氮素吸收
氮肥利用率
叶绿素含量
稻草还田的土壤肥力与产量效应研究
稻草还田
土壤肥力
农学产量效益
肥料报酬率
经济效益
油菜行间覆盖稻草还田化肥减量试验研究
油菜
稻草
还田
化肥
减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稻草还田的氮肥优化管理研究
来源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稻草还田 氮肥管理 优化 水稻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47-1553
页数 7页 分类号 S14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2-2043.2006.06.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小立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119 3241 31.0 52.0
2 王凯荣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79 2994 30.0 52.0
6 佘冬立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6 63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66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99)
二级引证文献  (17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2(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4(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5(2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6(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8(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9(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稻草还田
氮肥管理
优化
水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月刊
1672-2043
12-1347/S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1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554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