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为了有效地管理枣树害虫,2004年在太谷地区对不同处理枣园的捕食性天敌与害虫群落动态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间种牧草枣园捕食性天敌种类明显多于(p<0.05)未间种牧草的枣园,种草综合防治园捕食性天敌种类明显多于(p<0.05)种草常规防治园;在枣树不同发育阶段,种草不防治区害虫物种数、多样性和均匀度明显大于(p<0.05)未间种牧草的枣园;优势度则是未间种牧草的枣园明显(p<0.05)大于间种牧草枣园;捕食性天敌个体数与害虫个体数的比值是间种牧草枣园明显(p<0.05)大于未间种牧草的枣园,种草综合防治区明显大于(p<0.05)种草常规防治区.就捕食性天敌与害虫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和重叠而言,不同发育阶段的枣园害虫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平均宽度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捕食性天敌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平均宽度是种草枣园明显(p<0.05)大于未种草枣园;不同发育阶段种草枣园捕食性天敌与害虫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平均重叠程度明显(p<0.05)大于未种草枣园;不同处理枣园捕食性天敌群落中主要种类的前二个主分量负荷值,间种牧草枣区明显(p<0.05)大于未间种牧草的枣区,而枣园害虫群落中主要种类前二个主分量的负荷值是未间种牧草枣区明显(p<0.05)大于间种牧草的枣区.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枣园捕食性天敌与害虫参数相关性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可见用捕食性天敌功能团和按枣树生育期划分害虫发生阶段以替代物种进行枣园捕食性天敌与害虫群落学研究是切实可行的.总之,枣园种草不仅提高了捕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同时也增加了捕食性天敌控制害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推荐文章
淮北棉田害虫与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变化研究
棉田
害虫
捕食性天敌
群落动态
群落均匀度
群落集中度
群落多样性指数
生态位
功能团
间种牧草枣园害虫与天敌群落优势种的演替与IPM决策
枣草间作
天敌和害虫优势种
多样性
主分量
生态位
农业景观格局对玉米害虫-捕食性天敌定性食物网结构的影响
农业景观格局
景观异质性
土壤节肢动物
捕食性天敌
害虫
定性食物网
石榴园5种主要食叶类害虫与其捕食性天敌之间的关系
石榴园
害虫
害虫综合防治
捕食性天敌
数学分析
聚集均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间种牧草对枣园捕食性天敌与害虫群落动态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枣草间作 捕食性天敌 害虫 多样性 生态位 动态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2-1430
页数 9页 分类号 Q968|S718.7|S76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6.05.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莉蔺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5 402 12.0 20.0
2 李登科 26 294 10.0 16.0
3 刘素琪 1 38 1.0 1.0
4 曹挥 2 4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3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79)
二级引证文献  (188)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0(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1(2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2(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3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5(2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枣草间作
捕食性天敌
害虫
多样性
生态位
动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