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了解CK19、PCNA、P53在甲状腺病变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甲状腺病变(甲状腺乳头状癌3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乳头状增生14例,甲状腺瘤10例)中CK19、PCNA、P53蛋白的表达.结果:CK19在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阳性表达,多为强阳性;1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乳头状增生中3例阳性,呈小灶性阳性,阳性表达者为伴有真乳头的乳头状增生;10例甲状腺瘤中4例阳性,呈小灶性阳性和点状阳性表达,阳性表达者为增生活跃的小滤泡腺瘤和不典型腺瘤.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30例PCNA阳性, 多为中等或强阳性表达, 1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4例PCNA阳性, 10例甲状腺腺瘤中3例PCNA阳性,多为弱阳性, 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阳性表达比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15例P53阳性,多为弱阳性表达,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中P53均呈阴性表达,经两两比较的z检验,三种病变中的P53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局灶性CK19阳性可见于良性病变,弥漫性阳性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有助于隐匿性乳头状癌与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和甲状腺组织内是否存在微小转移灶的判断.PCNA对甲状腺病变的鉴别诊断起参考作用,P53在甲状腺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意义不大.
推荐文章
HPV16/18、PCNA、P53、ER在宫颈病变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HPV16/18
PCNA
p53
ER
宫颈鳞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CK19、gal-3、HBME-1和Ret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滤泡
角蛋白
VEGF、PCNA、P21、P53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
翼状胬肉
免疫组化
VEGF
PCNA
P21
P53
肝细胞肝癌中端粒酶、p53和CK19的表达及意义
肝肿瘤
端粒酶
p53
CK19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K19、PCNA和P53在甲状腺病变中的表达
来源期刊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甲状腺 乳头状癌 CK19 PCNA P53 免疫组织化学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与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3-47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4057.2006.05.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昝沁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 6 10 2.0 2.0
2 吴俊辉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 6 5 2.0 2.0
3 温文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 12 24 3.0 3.0
4 关弘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 16 74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甲状腺
乳头状癌
CK19
PCNA
P53
免疫组织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6-3610
44-1731/R
大16开
广东湛江文明东路2号
198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88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29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