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脑膜炎部分病原学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92例临床诊断病毒性脑膜炎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脑脊液进行单纯疱疹病毒(HSV-Ⅰ、HSV-Ⅱ)、柯萨奇B组病毒(CoxBV)、埃可病毒(ECHO)、EB病毒(EBV)、腺病毒(AdV)及流感病毒(IFV)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HSV、CoxBV、ECHO、EBV、AdV、IFV病毒感染率分别为8.69%、19.56%、23.91%、3.26%、4.34%、5.43%.结论提示脑脊液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可作为早期病原诊断的指标之一.
推荐文章
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变化的对比分析
细菌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血清降钙素原
血清PCT在小儿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细菌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降钙素原
病原体
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对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脑脊液
肿瘤坏死因子α
脑膜炎,细菌性
脑膜炎,病毒性
Meta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病原学调查
来源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病毒性脑膜炎 病原学 儿童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短篇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4-21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25.1|R515.2
字数 17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619.2006.02.0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集鸿 47 338 9.0 16.0
2 卢远达 16 65 4.0 7.0
3 陈伟明 14 43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病毒性脑膜炎
病原学
儿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医学杂志
月刊
1672-3619
44-150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324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