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没有模板存在的条件下,只用表面活性剂为稳定剂,制备了一维的金纳米粒子链,详细考察了链状结构形成时各种试剂浓度、种类及其它外部条件对纳米粒子链形成的影响.实验发现,在HAuCl4浓度1~5 mmol·L-1、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浓度在2~8mmol·L-1(小于其CMC)范围内,温度由60℃0.5 h内升高到100℃,并在升温时间内分次将还原剂加完,反应完成后不老化立即冷却到室温,可以获得一维金纳米粒子链.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同步光散射光谱和发射光谱等手段对金纳米粒子链的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研究了金纳米粒子的外观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制备的金纳米粒子链是错落有致的链状结构,结节处可以观察到金原子的排列晶格,说明金纳米粒子的链状连接不是外部分子作用的结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出现红移现象,且随着链长的增加红移越明显;具有非常强的光散射特性,散射光强度比浓度相同的金纳米粒子高8倍;发射光谱中明显观察到其三级散射,表明其具有很好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对金纳米粒子链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表面活性剂烷基亲油作用和金原子的聚集作用相互竞争是链状结构形成的原因.
推荐文章
小尺寸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银纳米粒子
聚乙烯吡咯烷酮
化学还原
抗菌
不同形貌金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PVP
金纳米粒子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形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维金纳米粒子链的制备及其光学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链 制备 十二烷基磺酸钠 光散射
年,卷(期) 2006,(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2-678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
字数 59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67-7351.2006.07.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锡文 南开大学化学系 116 2848 29.0 50.0
2 尹洪宗 南开大学化学系 49 319 12.0 15.0
6 陈朗星 南开大学化学系 35 822 16.0 2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6)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纳米粒子链
制备
十二烷基磺酸钠
光散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学报
月刊
0567-7351
31-1320/O6
大16开
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4-209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68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