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中缝大核和蓝斑核在针刺调节胃运动中的作用和关系.方法:采用霍耳效应原理慢性记录胃运动方法,观察核团损毁后胃运动的变化.结果:家兔在自由进食水、清醒安静状态下,电针"足三里"穴对胃运动主要表现为以抑制为主的单向调节作用.中缝大核和蓝斑核埋置不透钢插管后,不影响胃运动,电针对胃运动的抑制效应亦不受影响.单独损毁中缝大核后,电针抑制效应部分减弱;同时损毁中缝大核和蓝斑核后电针抑制效应明显减弱.结论:在电针抑制胃活动中,中缝大核和蓝斑共同参与调节.
推荐文章
电针足三里穴对胃运动的影响及其与中缝大核的关系
针刺
足三里穴
胃收缩幅度
中缝大核
电针对家兔胃运动、胃电的影响及与中缝大核关系的研究
中缝大核
5-羟色胺
针刺效应
胃运动
胃电
中缝大核在肌梭传入镇痛中的作用
脊髓背角
肌梭传入
中缝大核
镇痛作用
琥珀胆碱
针刺“足三里”对不同状态大鼠胃运动及中缝大核P物质、胃动素的影响
针刺干预
胃运动
胃运动亢进
胃运动抑制
P物质
胃动素
中缝大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缝大核和蓝斑核在电针"足三里"穴调节胃运动的作用和关系
来源期刊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电针 胃运动 中缝大核 蓝斑核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24
字数 16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550.2006.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秋玲 牡丹江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49 306 10.0 14.0
2 刘志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生理教研室 13 171 6.0 13.0
3 刘桂莲 牡丹江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45 243 10.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108)
二级引证文献  (33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3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2(2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3(4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4(4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5(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6(4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7(5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8(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9(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针
胃运动
中缝大核
蓝斑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1-7550
23-1270/R
大16开
牡丹江市爱民区通乡街3号
14-28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2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80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