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表达模式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的关系.方法 对582例5组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检测HBV标志物,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前白蛋白(PA).依据HBV标志物阳性情况分为6组:A组173例,为HBsAg、HBeAg、HBcAb阳性;B组218例,为HBsAg、HBeAb、HBcAb阳性;C组161例,为HBsAg、HBcAb阳性;D组13例,为HBeAb、HBcAb阳性;E组6例,为HBsAb、HBeAb、HBcAb阳性;F组11例,为HBsAb、HBcAb阳性.结果 582例中,A组阳性率为29.7%;B组为37.4%;C组为27.7%;D组为2.2%;E组为1.0%;F组为1.9%.A、B、C模式组间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4.75,P<0.01),以B模式组的阳性率最高.5组慢性肝病间比较,A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23.17,P<0.01),B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3.72,P>0.05),C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25.74,P<0.01).HBeAg阳性的A组与HBeAg阴性的B、C组比较,TBIL、ALB、ALT、PA水平及其异常率均无显著性差异(F=1.91、2.48、0.58、1.37,P>0.05;χ2=2.09、5.97、2.35、2.26,P>0.05).结论 HBV标志物的表达模式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无明显相关,临床上不能根据HBV标志物的表达模式来预测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情况.
推荐文章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标志物及乙肝病毒DNA的检测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标志物
聚合酶链反应
老年人
学校组织乙型肝炎相关检查流程探讨及其与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的关系
学校
乙型肝炎
组织流程
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率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与肝癌关系的前瞻研究
肝肿瘤
肝炎病毒,乙型
前瞻性研究
生物学标记
不同免疫检测法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检测法
血清学标志物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慢性乙型肝炎病情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表达模式的关系
来源期刊 实用医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乙型肝炎,慢性 标志物 肝功能
年,卷(期) 2006,(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9-143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6.11
字数 23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4008.2006.1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传镇 88医院检验科 7 21 3.0 4.0
2 张代民 88医院检验科 34 287 9.0 16.0
3 崔庆 88医院检验科 18 42 4.0 5.0
4 许会彬 88医院检验科 23 165 7.0 12.0
5 丁艳红 88医院检验科 5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95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乙型肝炎,慢性
标志物
肝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药杂志
月刊
1671-4008
37-1383/R
大16开
济南市段店南路217号
24-182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76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48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