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微波辐射能量在薄层材料界面分配的一般规律,特别是与辐射照射方向之间的依赖性.为深入研究微波生物效应的屏蔽及防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实验对经过精心筛选的多种微波屏蔽薄层材料(加金属网结构的纤维编织材料、化学处理的微波防护布料、纳米碳涂膜金属板和动物体表组织材料等)在特定频段(9.3 GHz)的微波辐射场中,利用微波分光计测定一定入射方向的波束经界面作用后的强度和方向特征表现作了系统研究.结果 未形成导电网的金属网结构编织材料并不具备明显的微波屏蔽功能;而化学处理的微波防护布料是强反射型屏蔽材料类;纳米碳涂膜金属板是透射窗型微波隐形材料;而动物体表组织材料等则为复合型的微波反射-吸收材料.此外,生物组织薄层材料在微波辐射场中的界面作用,会随着微波热效应的作用所造成的含水量的改变,呈现规律性的影响.结论 尽管微波对于不同类型的薄层材料,总体上是符合波在界面的反射定律的,但是,却在界面附近的反射场区有着丰富的细节变化,结果可能对不同材料界面与定向微波辐射之间的屏蔽防护作用具有特征性的分类功能.由于动物表皮组织对较小入射角的电磁波辐射的吸收较强,因此在考虑微波的防护时,更应该重视这部分辐射的作用.
推荐文章
环境微波辐射防护实验研究
微波辐射
防护材料
民用建筑
核辐射探测实验中核辐射场模拟与安全研究
核辐射场
蒙特卡罗模拟
空间分布
放射源
环境微波辐射防护实验研究
微波辐射
防护材料
民用建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波辐射场中的薄层材料界面屏蔽和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微波 界面材料屏蔽作用 薄层材料 生物组织界面特性 微波防护机制
年,卷(期) 2006,(18)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76-188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143|R312
字数 61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404.2006.18.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翟建才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物理学教研室 36 163 6.0 11.0
2 马显光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物理学教研室 39 160 7.0 10.0
3 蒋洪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物理学教研室 19 82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波
界面材料屏蔽作用
薄层材料
生物组织界面特性
微波防护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半月刊
1000-5404
50-1126/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30号
78-9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39
总下载数(次)
28
总被引数(次)
9785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