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作为引起全球气候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力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为此,2005年2月16号生效的<京都议定书>明确提出了植树造林、再造林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林业政策和工程,对大气中CO2的减排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天然林保护工程为例,利用我国第4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和林业统计年鉴,依据估算森林碳储量的材积源--生物量方法对该工程实施5a来(1998~2002)的固碳能力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我国的国际气候和外交谈判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佐证.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5a来,工程区累计造林302.6 104hm2、新增人工林累计固C21.32 Tg (1 Tg=1012 g),其中,东北、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3个地区分别累计固碳6.39、12.59、2.34 Tg.另外,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5a内累计减少木材产量964.98 104m3,累计减少22.75 Tg的碳释放.总体而言,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5a来累计固碳44.07 Tg,平均年际固碳8.81 Tg/a,相当于我国每年CO2排放量的1.2%.
推荐文章
我国东北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植被的碳储量
东北林区
天然林保护工程
经营区划
生物量-蓄积量回归模型
碳储量
中国木材科学技术与天然林保护工程
天然林保护
木材科学技术
木材工业
对策
浅谈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天然林资源
保护工程
现状
保障措施
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温室气体排放及净固碳能力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碳排放
碳泄漏
净固碳量
温室气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固碳能力估算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工程 固碳能力 人工林 累计碳储量 中国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问题讨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1-296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45.11|Q948.1|S718.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6.01.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国华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110 5093 38.0 70.0
2 胡会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8 481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90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6)
同被引文献  (378)
二级引证文献  (856)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28)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09(45)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0(60)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1(5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12(6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3(77)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65)
2014(105)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93)
2015(112)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97)
2016(129)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116)
2017(103)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94)
2018(10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4)
2019(7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4)
2020(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天然林保护工程
固碳能力
人工林
累计碳储量
中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