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成书于西汉时期的《乐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音乐理论专著,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它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两千年来中国音乐美学理论的发展,至于它的作者则一直存有争议。郭沫若认为是战国时期的公孙尼子,成书时间亦在战国。另有学者详细考证了历代关于《乐记》作者的文献,得出作者为西汉河间献王刘德及其门人的结论,这一说法已基本被学术界所接受。《乐记》原有二十三篇、二十四篇两种版本,现仅存十一篇,这十一篇分别是《乐书》篇、《乐象》篇、《乐言》篇、《乐化》篇、《乐施》篇、《乐论》篇、《乐理》篇、《乐情》篇、《宾牟贾》篇、《师乙》篇、《魏文侯》篇,《乐记》体大精深,以儒家思想为主,包容其它各派思想,谈到音乐的本源、音乐的特点、音乐与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社会价值、音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问题,余篇仅留篇目,由篇名看,涉及乐器演奏、音乐创造、音律理论等问题。
推荐文章
从文化史看中国古代科技向近代发展的艰难
文化史
中国古代科技
发展
艰难
中国古代“燕居服”文化研究
古代服饰
燕居服
家居服
服饰文化
中国古代体育服饰的文化特性及发展价值
体育服饰
文化特性
发展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乐记》看中国古代文化的内部结构
来源期刊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文化 《乐记》 内部结构 音乐美学理论 西汉时期 战国时期 成书时间 音乐美学史 公孙尼子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21
页数 3页 分类号 J60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桑文波 曲阜师范大学附中 7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
古代文化
《乐记》
内部结构
音乐美学理论
西汉时期
战国时期
成书时间
音乐美学史
公孙尼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月刊
1008-8024
37-1333/G4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1号行政办公楼
24-194
出版文献量(篇)
1264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