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制备雌二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ES-PBCA-NP).方法:以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为载体,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ES-PBCA-NP.采用U5(53)均匀实验设计优化制备条件.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其形态;HPLC测定载药量及包封率.结果与结论:综合考虑选用二乙胺乙基葡聚糖(DEAE-Dextran)作为实验用表面活性剂,制备优化条件:pH 2.0,稳定剂和表面修饰剂质量比为1:1,BCA用量终质量浓度为12 g/L.以上述条件制备的纳米粒,稳定性好、形态规整、大小均匀,粒径(115±7)nm,Zeta电位为(43.6±3.2)mV,载药量为61 mg/g,包封率为78.0%,适合作为雌二醇的给药载体.
推荐文章
聚α-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微囊的制备研究
纳米微囊
聚α-氰基丙烯酸丁酯
界面聚合
β-雌二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制备工艺的研究
β-雌二醇
纳米粒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正交设计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载氯氮平的制备工艺研究
氯氮平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纳米粒
正交设计
小牛血去蛋白组分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
小牛血去蛋白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纳米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雌二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
来源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雌二醇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纳米粒 制备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8-97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
字数 20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825.2006.05.06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天洋 郑州大学药学院 9 26 2.0 4.0
2 张振中 郑州大学药学院 118 452 10.0 14.0
3 周建超 郑州大学药学院 14 1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8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雌二醇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纳米粒
制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6825
41-1340/R
大16开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36-111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82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71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