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脑损伤的安全性.方法:21例中、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分为观察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组采用选择性头部降温,维持鼻咽温度为(34.00±0.50)℃,持续治疗至出生后72h.所有新生儿生后24h,72h采血检测电解质、肌钙蛋白T、血、尿β2微球蛋白、肝功能、出凝血时间和D-二聚体.结果:观察组未发生硬肿、呼吸暂停、心律失常和电解质紊乱,两组患儿血、尿β2微球蛋白、肌钙蛋白T、D-二聚体明显升高,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BD,对心、肝、肾、凝血及内环境无严重不良影响.
推荐文章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
脑缺氧
脑缺血
新生儿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的保护作用
亚低温
重度窒息
新生儿
脑保护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窒息
亚低温
新生儿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亚低温治疗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的安全性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氧缺血 脑损伤 新生儿 亚低温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儿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22.12
字数 13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440.2006.01.05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磊 21 99 7.0 9.0
2 徐明 23 104 7.0 9.0
3 张娟 5 17 2.0 4.0
4 陈曦 1 11 1.0 1.0
5 田力莎 1 11 1.0 1.0
6 葛振华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46)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氧缺血
脑损伤
新生儿
亚低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交通医学
双月刊
1006-2440
32-1412/R
大16开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路19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2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9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