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的彩超诊断及意义.方法 2002年1月~2005年1月,200例疑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接受颅外段椎动脉彩超检查,男125例,女75例.利用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观测椎动脉.结果 36例椎动脉颈段入横突孔位置异常,18例从第五横突孔穿入,12例从第四横突孔穿入,6例从第三横突孔穿入.36例患者中除3例双侧颈段均入横突孔位置异常外,余均为单侧.彩超表现为椎动脉颈段均不同程度延长,绕过第六横突孔.颈段椎动脉明显高于椎体段椎动脉,行走于前一椎骨的强回声之上,弯曲进入下一椎体的横突孔内,呈"挥鞭"样改变.此处可探及高速血流频谱信号.结论彩超可诊断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推荐文章
彩色多谱勒超声与多层螺旋CT在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中的对比研究
彩色多谱勒超声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椎动脉
二维、三维超声在诊断先天性椎动脉变异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动脉
先天性变异
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
彩色多谱勒对反复眩晕青年人颅外段椎动脉的检测价值
椎动脉
先天变异
眩晕
青年人
彩色多谱勒
高、低频超声结合检测椎动脉走行的研究和应用
高频超声
低频超声
联合应用
椎动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彩超诊断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
来源期刊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 脑供血不足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9-29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8
字数 162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68)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
脑供血不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月刊
1009-8380
11-4485/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9号亚运豪庭A座1-E北京9770信箱
2-72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8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16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