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经皮连续环形缝扎术(PCCS)和透光刨吸术(TIPP)对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由同一手术小组收治的138例(167条肢体)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病人资料,大隐静脉主干均行高位结扎+抽剥,小腿曲张静脉分别进行PCCS或TIPP手术.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手术前后静脉功能指标.结果 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均不留明显瘢痕,均能显著改善病人的症状,但二者在静脉功能改善程度上差异无显著性.TIPP组较PCCS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后疼痛减轻,但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增加且并发症较多.而PCCS组病人术后均有比较剧烈的疼痛,需镇痛处理.结论 PCCS和TIPP都是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可以根据病人的不同需要加以选择.
推荐文章
微创手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148例
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剥脱术
运动疗法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运动疗法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对比分析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传统手术对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
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
传统手术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静脉曲张 透光刨吸术 经皮连续环形缝扎术
年,卷(期) 2006,(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2-77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
字数 19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5-2208.2006.10.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财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研究中心 25 138 8.0 11.0
2 王深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研究中心 232 1598 20.0 29.0
3 殷恒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研究中心 46 200 8.0 11.0
4 叶洁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研究中心 11 70 4.0 8.0
5 黄雪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研究中心 28 198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73)
二级引证文献  (95)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静脉曲张
透光刨吸术
经皮连续环形缝扎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月刊
1005-2208
21-1331/R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五层
8-12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87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1198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