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IPv6骨干网正在逐步建成并走向实用,纯IPv6的骨干网(如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已经出现,而已有的大量互联网应用和服务仍存在于IPv4网络中,因此出现了大规模复杂IPv4网络通过IPv6骨干网互联的需求,然而目前没有满足这种需求的过渡机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Pv6的IPv4网络互联过渡机制框架,对4over6过渡机制框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通过原型系统实现,对4over6机制框架进行了原理和功能验证测试.为减小路由开销,提出了ISP独立部署方案,增强了4over6机制框架的可实施性.4over6过渡机制框架具备对网络和端系统透明性、轻型和可自适应动态选路特性,网络管理维护负担小,可适应于大规模、复杂的网络互联等优点.
推荐文章
IPv4/IPv6协议过渡机制的实验研究
IPv6
双协议栈
构造隧道
隧道代理
SIP:从IPv4到IPv6
会话初始协议
动态配置
任播
网关
4over6隧道技术的应用及网络性能分析
4over6
隧道技术
网络延迟
网络吞吐量
服务器负载
IPv4向IPv6过渡策略谈
IPv4 IPv6地址结构 流标记 身份签证 安全性 隧道 演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4over6:基于非显式隧道的IPv4 跨越IPv6互联机制
来源期刊 电子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4over6 IPv6 IPv4 过渡 互联网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45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P393
字数 43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372-2112.2006.0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恪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154 2232 24.0 42.0
2 吴建平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98 5155 36.0 63.0
3 李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163 2416 25.0 45.0
4 王晓峰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50 969 18.0 30.0
5 崔勇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60 1585 18.0 3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2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4over6
IPv6
IPv4
过渡
互联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学报
月刊
0372-2112
11-2087/TN
大16开
北京165信箱
2-891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81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