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工作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抽提古陶器发明和技术演变的历史信息.数据分析表明:若干早期陶器的烧制是用在土中掺入未燃烧完全的植物茎叶灰,采用含铁较高的粘土,使之含有能形成低温共熔体的氧化亚铁、磷酸盐等组分,成为能在较低温度烧结的制陶原料.因此,当时能在700~800℃低温烧制成功.其后随着窑的发明和窑技术的进步,达到1000℃以上的烧成温度,所用制陶原料亦相应发生改变.但类似的易熔组分和添加草木灰又成为配制原始瓷铀的配方,从而过渡到原始瓷器的发明的一个重要因素.
推荐文章
福建漳平奇和洞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牙病
牙病
新石器时代早期
奇和洞遗址
福建
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气候与环境
海岱地区
新石器时代
气候
环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石器时代古陶器的化学计量学研究
来源期刊 分析化学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古陶器 化学计量学 富铁粘土 植物灰分
年,卷(期) 2006,(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67-177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B9|K87
字数 28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820.2006.12.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念贻 上海大学计算机化学研究室 63 934 15.0 29.0
2 杨杰 上海交通大学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 340 5370 35.0 58.0
3 姚莉秀 上海交通大学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 35 388 10.0 19.0
4 王向阳 上海交通大学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 7 57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石器时代
古陶器
化学计量学
富铁粘土
植物灰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化学
月刊
0253-3820
22-1125/O6
大16开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12-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236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