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土保持研究       
摘要: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光热资源优越,天然降水不足;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壤盐碱化,植被稀少,逆向演替.由于新生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在这种土壤条件下形成的天然植被以草甸为主,天然植被主要有湿生植被和盐生植被两种类型,包括10余种群落;其特点是原始林荡然无存,次生林以滩涂柽柳林为主,人工林以刺槐林为主,且分布不均.这些植被形成时间较短,群落稳定性差,种类组成单调,植被组成以草本植物为主,由此构成的陆地生态系统骨架不稳固,生态系统脆弱.应当因地制宜,大力培育木本植物植被,增加植被种类.
推荐文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两岸植被特征分析
黄河
植被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黄河三角洲植被基本特征及其主要类型
黄河三角洲
植被特征
群落类型
黄河三角洲植被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解释
植被分布
环境解释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植被排序分析
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植被特征与植被恢复技术
黄河三角洲
重盐碱地
植被恢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三角洲植被资源及其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学科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植被资源 植被特征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02
页数 3页 分类号 P931.6|Q948.15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409.2006.01.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邢尚军 96 2610 29.0 48.0
2 宋玉民 54 1783 25.0 42.0
3 张建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实验室 59 675 15.0 23.0
4 孙启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实验室 76 934 15.0 27.0
5 郗金标 29 1545 21.0 2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5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39)
二级引证文献  (23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3(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4(2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5(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6(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7(4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8(4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9(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河三角洲
植被资源
植被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研究
双月刊
1005-3409
61-1272/P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8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