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新医学       
摘要: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联合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贫血的疗效.方法:尿毒症贫血患者32例,分成2组,每组16例.分别行高通量透析(观察组)与低通量透析(对照组),每周均透析3次,每次4 h,两组均联合应用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10 000 U)皮下注射,每周1次,共观察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尿素氮、血清肌酐、β2-微球蛋白、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白蛋白.计算尿素清除指数(urea clearing index,Kt/V).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血尿素氮、血清肌酐下降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Kt/V值无差异(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上升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的β,-微球蛋白下降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联合应用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不但可充分清除小分子毒素,而且增加了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对治疗尿毒症贫血较有效.
推荐文章
不同透析方式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
高通量透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β与α治疗慢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性贫血
慢性血液透析患者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肾性贫血的效果观察
促红细胞生成素
老年肾性贫血
临床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通量透析联合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贫血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新医学 学科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高通量透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 尿毒症 贫血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802.2006.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付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 347 2112 22.0 30.0
2 黄颂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 118 921 15.0 25.0
3 唐万欣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 61 565 12.0 21.0
4 周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 99 510 12.0 18.0
5 杨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 36 223 9.0 12.0
6 许国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 11 130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终末期肾病
高通量透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
尿毒症
贫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医学
月刊
0253-9802
44-1211/R
大16开
196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7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59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