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为了提高人工造林的效益,为绿化荒滩提供可以选择的高效复层混交林类型及其营造技术,对现有复层混交林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滩地复层混交群落存在主要以下3种混交类型:①主要是马尾松与枫杨、枫香、木荷、水竹或青冈、苦槠的针阔复层混交类型;②以香樟、木荷、青冈、苦槠、枫香、榆树和大叶榉等树种为主的阔叶树复层混交类型;③以杨树、桤木等落叶树种与板栗、早园竹、香椿、银杏等价值高的经济树种为主的林农混交类型,即林农复合立体经营模式.同时对营造杨桤混交林、杨落复层混交林、杨绿复层混交林等3种不同类型不同方式的混交试验林的阶段性分析,结果表明:5年生杨桤混交林中,杨树个体生长基本同纯林接近,桤木在带状混交林中树高生长量明显高于纯林,株间混交个体显著的受到抑制;3年生杨落复层混交林中,采用的8个树种经受了一年多次洪水考验,初步形成了杨阔复层混交群落且长势喜人;2年生杨绿复层混交林中,中山柏、侧柏、香樟等7个树种造林成活率均在90%以上,生长良好,但山杜英、女贞可能是试验林应用除草剂不当的缘故,造林成活率、生长势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推荐文章
不同造林密度杉木枫香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杉木
枫香
胸径
树高
蓄积量
方差分析
差异
文峪河上游河岸林群落类型及其生态适应性
文峪河流域
河岸林
群落分类
群落特征
生态适应性功能组
桉树人工混交复层林生长及生态效应研究
桉树
复层林
混交林
生态效应
生物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不同阔叶树种和马尾松混交造林的生长效应
闽楠
裂斗锥
马尾松
混交林
生长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滩地复层混交群落类型及其生长效益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滩地 复层混交 群落类型 生长效益
年,卷(期) 2006,(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79-3484
页数 6页 分类号 Q145|Q948|S728.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6.10.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波 80 815 18.0 25.0
2 朱锦茹 74 801 18.0 25.0
3 袁位高 100 905 18.0 25.0
4 沈爱华 9 57 5.0 7.0
8 戚连忠 26 449 9.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滩地
复层混交
群落类型
生长效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