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方法应用时域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HRV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卒中组与对照组比较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明显降低(90.83±10.20比121.71±18.91,P<0.01),心率变异指数(HRVI)明显降低(9.06±1.38比13.48±2.31,P<0.01).HRVI与脑卒中的性质无关.SDNN、HRVI昼夜间有所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脑卒中后,随病程的延长HRV逐渐升高,至半年后基本恢复到与对照组相当的水平.对照组的HRV与病程<1个月的脑卒中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心率变异性降低且失去昼夜变化规律,随病程进展而渐恢复.
推荐文章
脑卒中患者的心率振荡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脑血管意外
高血压
心率
自主神经系统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减速力的临床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
心率减速力
动态心电图
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急性脑卒中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
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率减速力的变化分析
高血压
脑卒中
心率变异性
心率减速力
自主神经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卒中患者心率变异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基层医学论坛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卒中 心率变异性
年,卷(期) 2006,(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与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9-44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15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721.2006.09.0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俐红 20 94 6.0 9.0
2 范俊生 8 22 3.0 4.0
3 李艳丽 8 51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卒中
心率变异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层医学论坛
旬刊
1672-1721
14-1314/R
大16开
山西省运城五四一总院《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22-36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59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0823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