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进一步摸清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季节变化规律和种群繁殖特征的变动规律,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有价值的科学数据.方法 2005年在贵州省余庆县每月定期在稻田、旱地两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进行分类鉴定、测量外部形态,并解剖观察其繁殖状况,获取性别、怀孕率、胎仔数、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等有关数据.结果黑线姬鼠主要分布于稻田、旱地耕作区,是余庆县农田害鼠优势种,占农田害鼠总数的80.39%,全年共解剖标本250只(雌鼠113只,雄鼠137只),平均捕获率为5.56%,种群性比为0.82,年平均怀孕率为25.66%,平均胎仔数为5.38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62.77%,平均繁殖指数为0.624 0,在4~5月和8~9月出现两个种群繁殖高峰期,5~6和10~12月出现两个种群数量高峰期.不同年龄组之间怀孕率和睾丸下降率差异极显著(χ2=21.01,P<0.01;χ2=83.38,P<0.01),种群的繁殖群体为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结论 黑线姬鼠是余庆县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每年3月和8月为最佳策略性防治时期.
推荐文章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的种群繁殖参数及其地理分异特征
黑线姬鼠
繁殖参数
年龄变化
时间分异
地理分异
余庆县冬季避寒旅游气候条件评价
乡村旅游
避寒旅游
冬季气候
余庆县
余庆县2006年农区鼠害监测报告
鼠情监测
发生特点
黑线姬鼠
生态特征
贵州余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5年贵州省余庆县黑线姬鼠种群特点分析
来源期刊 地方病通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黑线姬鼠 种群 发生特点 繁殖 余庆县,贵州省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实研与调研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0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59.837|Q958.156
字数 25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711.2006.05.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线姬鼠
种群
发生特点
繁殖
余庆县,贵州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双月刊
1000-3711
65-1102/R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碱泉一街380号
58-9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4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039
相关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uangxi Province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